回到台中三年多,投入這個地區的個別課鋼琴教學也差不多三年,

這樣的時間讓我有一些感觸。

 

從考上音樂團體班講師、開始當上鋼琴老師算一算竟過了12個年頭,

雖然我後來離開了團體班講師的職務,

但團體班的教學經驗也讓往後的個別課更為豐富生動,

但也因為這樣的"豐富生動"的上課方式,

教室安排了一些不想上團體班、團體班轉個別課及年紀小小就要上個別課的學生給我,

其實在教學上都是有挑戰的!

 

上團體班課程的年紀,小至二歲半、大至小學一年級,

先說不想上團體班的,其實是父母的問題較多,

現在職業婦女多,許多媽媽下班後是沒有心力陪小孩上課的,

於是教室就會建議直接上個別課, 如此一來家長只要接送就好,不用陪伴,

如果小孩已經幼稚園大班至小一的年紀的話,還可以上半小時至1 小時的個別課,

有一些中班的小朋友一開始就要上個別課的話,真的很不適合!

首先要這年紀的孩子好好的坐著就是考驗,

更遑論好好學琴! 所以團體班的同儕或動或靜的教學才是適合這時期的孩子!

 

而團體班轉個別課的,除了人數不足4人無法續班之外,通常都是家長的意思,

有的是小孩彈奏學別突出,家長覺得團體班的曲目不能滿足,

因為團體班的課程較多元,曲目佔課程的部分而不是全部,

但家長無法體會和聲、樂理及合奏對孩子的訓練也很重要!

若要轉個別課,我建議把幼兒班的課程學完後是個好時機,

有了基礎的調性及和聲、絕對音感的訓練後,

對於接下來要的個別課著重彈奏的課程更能得心應手。

 

比起我們小時候,現在的孩子才藝多、還有安親班的課,鋼琴課往往被排在最後,

好不容易擠出時間來學琴,卻又沒時間練琴,

有些態度不佳的學生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這時就看每個老師怎麼應對了!

有的老師會嚴格規定練習的次數,而我不會,

因為如果學生捏造的話也沒有意義,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還有學生是因家長期望而學琴的,本身其實沒有興趣,

這一類的學生往往無法學得長久,有的很短的時間就停學,

而有的則會持續學一些基礎後才停。

遇到這類學生我通常會儘我所能去啟發他們的興趣,

若不成,至少問心無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學鋼琴,怎麼可以沒有鋼琴或其他取代的鍵盤樂器呢?

遇到不想買樂器的家長,讓人很無言,有人說家裡沒空間、

有人說不知道會不會學得長久,怕買了沒彈浪費錢,

即有出租或其他較便宜的電鋼琴等等的選擇,也是有人樣樣都不要,

我只能說,沒琴可練在家是能靠"空彈"就可以了嗎?恐怕一切都是空談!!

 

再來就是台灣有一些不同的音樂系統與檢定,我們不去評論誰好誰壞,

畢竟各有所長,且考試內容著重各不不同,但有些家長會認為都差不多,

曾有從其他系統轉來學的學生,家長要求從更高的級數繼續考,

但老師會建義學生適合的級數,若較之前系統的級數低,家長會反彈,

但其實不同的系統級數並無法相通適用,有理說不清……。

 

有的孩子對五線譜理解很慢、有的是國、高中才來學琴,

於是簡譜就成了這類學生的教材,不過簡譜教材也有缺點,

就是九成以C大調為主,學習的調性很狹隘。

 

老師、學生、家長、教室這四角關係其實也很微妙,

其中的大小事與應對,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正所謂教學相長,這段時間讓我更知道如何指導上個別課的小小朋友,

但對於固執的家長及教室高層的指令與教學理念所有出入時,

仍是需要用心溝通與應戀的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anolhm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